桐油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桐油為什麽能辟邪?

作者:冯乔 来源:何志健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07-04 17:21:43 评论数:

桐油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桐油為什麽能辟邪?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桐油的作用和功效,以及桐油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 桐油的功效和作用
  • 桐油的作用和功效
  • 桐油的作用和功效
  • 桐油擦在皮膚上有什麽作用
  • 桐油功效
  • 桐油為什麽能辟邪

Q1:桐油的功效和作用

桐油探吐風痰,外用治疥癬,臁瘡,湯火傷,凍瘡皸裂。桐油治化膿性炎症,闌尾炎,膽囊炎,扁桃體炎。


桐油具有幹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鏽、不導電等特性,用途廣泛。它是製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築、機械、兵器、車船、漁具、電器的防水、防腐、防鏽塗料,並可製作油布、油紙、肥皂、農藥和醫藥用嘔吐劑、殺蟲劑等。


擴展資料


在日常生活中,油是不可缺少的一種,炒菜要用油,像現在美容也需要精華油、潤膚油,而在農村生產著一種用途較廣泛的植物油,稱為桐油。


桐油是由桐樹上結的果實壓榨出來的,過程也是比較複雜,首先是要收集桐樹果,桐樹果一開始青嫩的時候不能采摘,待到成熟之時它會自然脫落在地上,所以一般要選擇平坦的地方種植桐樹,一部分沒有掉落的也可以輕易取下,采收之後要把果實放在潮濕的地方。


放個十天半月桐樹果的外殼會自然腐爛,然後就要用小鐵勾將它的外殼去掉取出桐子,再把桐子曬幹、碾碎,一般在農村都是送到指定的榨油廠去壓榨。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做起來確實是非常繁瑣的,就取殼這道程序都非常不易,手都要變成黑色很難洗掉,在農村沒有機器就隻能靠手工。


桐油的用途十分廣泛,它分生桐油和熟桐油,用途也是不一樣的,生的桐油用於醫藥和化工,可以治療凍傷和火燒傷,還聽有農民提到小胖嬰兒身上起的折痕用生桐油擦拭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熟的桐油可當做塗料,在很早以前農村買不起油漆這類產品就是用桐油代替了油漆。


包括農村的木製椅子大多都是刷過桐油的,打磨過的木材很新但容易弄髒,而且冬天還會摩擦起靜電,刷上桐油之後就有潤滑、防腐、不導電的作用。桐油有一股不太好聞的味道,但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現在在城裏的超市一般是比較難買到這種桐油。


或許一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桐油,但在農村一定能找到這種純天然的植物油,價格不一定特別高,但用途卻是十分的廣泛,農村雖然趕不上城市的繁華,但這些天然的東西卻是真心的優質、金貴,而且來之不易。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桐油

Q2:桐油的作用和功效

桐油(tung oil)是我國特產油料樹種──油桐種子所榨取的油脂,是一種優良的帶幹性植物油,具有幹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鏽、不導電等特性,用途廣泛。它是製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築、機械、兵器、車船、漁具、電器的防水、防腐、防鏽塗料,並可製作油布、油紙、肥皂、農藥和醫藥用嘔吐劑、殺蟲劑等。

Q3:桐油的作用和功效

桐油的作用:桐油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廣泛用於建築,油漆、印刷(油墨)、農用機械、電子工業等方麵。


桐油的功效:湧吐痰涎,清熱解毒,收濕殺蟲,潤膚生肌。


桐油是將采摘的桐樹果實經機械壓榨,加工提煉製成的工業用植物油,整個過程為物理方法。桐樹是多年生木本林木,生長在遠離城市的山區。抗病蟲能力特強,整個生長過程中不須施肥和農藥。桐油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油,它具有迅速幹燥、耐高溫、耐腐蝕等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能源供需矛盾日益顯現,以油桐為主要的生物質能源作為替代能源將是我國的必然選擇,加之我國工農業、漁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桐油需求量將會大大增加。


擴展資料:


桐油使用的注意事項:


上熟桐油之前可以用紗布過濾一下,這樣過濾後桐油出來的效果比較好。桐油當然也適用其它木材,特別是室外的木頭,擦上桐油就不容易腐爛,表麵形成一種保護膜,不透氣,因而產生防水,防腐的效果。


另外,上桐油一般可以使用繪畫用高密度軟毛刷,不是使用棕毛刷,也不是用棉布刷的,棉布在擦的過程中會因為與木材摩擦後發生起球或者殘留碎粒,效果會大打折扣,且上油量極難控製,容易發生混合反應(如產生厚度密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桐油(工業原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桐油(中藥)

Q4:桐油擦在皮膚上有什麽作用

桐油是什麽,可能現在很多人們對此並不是很了解,簡單的來說,桐油,就是屬於從油桐種子種提取的一種油類物質,還是能有很好的用途,現實生活種,很多人們還會選擇搽桐油,那麽搽桐油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麽。

搽桐油的作用和功效/

搽桐油的作用和功效

搽桐油,是屬於植物油中一種速幹類型的油,當然其中還會具備一定的藥用功效,是可以用來治療一些身體疾病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說,能搽桐油的話,還可以針對肌膚進行滋潤,尤其是還能清熱解毒,這樣肌膚上的一些細菌和炎症,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抑製,尤其是能消炎殺菌。另外在出現燙傷或者是凍瘡的時候,也可以搽桐油,這樣就可以帶來一定的治療效果,有利於肌膚上的修複,避免留下一些痕跡,是很不錯的外用藥物。

現在的很多人們,因為在生活中沒有見到過桐油,所以對此十分的疑惑,其實搽桐油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可以幫助人們做好肌膚上的修複,如果說,出現了喉嚨卡痰等情況,還可以蘸取一點桐油,放入喉嚨內,這樣就可以促進痰液的排出,在功效上還是非常顯著的。

Q5:桐油功效

【異名】桐子油(《綱目》)。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種子所榨出的油。植物形態詳"油桐子"條。

【化學成分】從油桐子熱壓所得的桐油,是一種幹性油(碘價157~170),以高溫(200~250℃)加熱,可因自行聚合而成凝膠,甚至完全固化。此特殊性質是由於其主要成分桐油精的聚合,這是其他幹性油所未有的特性。

桐油含α-桐酸83%和三油精15%。比較詳細的數據:桐油的混合脂肪酸含α-桐酸74.5%,亞油酸9.7%,油酸8.0%,飽和脂肪酸3.3%,不皂化物0.1%。又一資料:α-桐酸77%,亞油酸10%,油酸9%,飽和脂肪酸4%。α-祠酸分子中含有三個共軛雙鍵,故有多種幾何異構體。在飽和脂肪酸中有硬脂酸和棕櫚酸。

桐油含維生素E及角鯊烯。又含植物甾醇、戊聚糖及幾種蛋白質。

桐油的毒性成分,桐酸是其一,但還夾雜著油桐子中的有毒皂素等毒質(參考"油桐"條)。又熱桐油上發生的氣體,與皮膚接觸能引起急性皮炎。

【性味】甘辛,寒,有毒。

①《日華子本草》:"冷,微毒。"

②《綱目》:"甘微辛,寒,有大毒。"

【功用主治】探吐風痰。外用治疥癬,臁瘡,湯火傷,凍瘡皸裂。

①《本草拾遺》:"摩疥癬蟲瘡,毒腫。"

②《日華子本草》:"敷惡瘡疥及宣水腫。"

③《綱目》:"塗脛瘡、湯火傷瘡;吐風痰喉痹,及一切諸疾,以水和油,掃入喉中探吐。"

【用法與用量】外用:塗擦、調敷或探吐。

【選方】①治血風臁瘡:一胡粉(煆過,研)、桐油調作隔紙膏貼之。二船上陳桐油石灰(煆過)、人發(拌桐油炙幹)。為末,仍以桐油調作膏,塗紙上,刺孔貼之。(《簡便單方》)

②治慢性潰瘍:桐油、鮮桑白皮適量。搗爛,敷於創麵,幹後再換,直至痊愈為止。(《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③治腳肚風瘡如癩:桐油、人乳等分。掃數次。(《瀕湖集簡方》)

④治酒齇赤鼻:桐油入黃丹、雄黃敷之。(《摘元方》)

⑤治凍瘡皸裂:桐油一碗,發一握。熬化瓶收,每以溫水洗令軟,敷之。(《救急方》)

⑥解砒石毒:桐油三升灌之,吐即毒解。(《華佗危病方》)

⑦治被火灼傷:桐油、石灰。先將石灰攪水澄清,取清水,入桐油數滴,急以竹枝攪之,半時起白色膠質,敷患部,清快異常。(《中醫科學》(4):63,1936)

⑧治指疔:用紗布浸桐油包患處;或將患指浸泡在桐油內。(《貴州草藥》)

【臨床應用】①治療外科炎症

以桐油和石膏粉調敷患處。如用藥及時,對急性化膿性炎症有促使其吸收消退或局限的作用。據65例各種軟組織急性炎症的觀察結果,用藥1~10天後有46例炎症完全消失,6例炎症局限,症狀好轉;13例膿腫縮小,自行破潰或經小型切開引流而痊愈。用於急性闌尾炎11例,於3~14天全部治愈;闌尾膿腫17例,除1例形成彌漫性腹膜炎而死亡外,其餘均在7~15天治愈;慢性盆腔附件炎13例,均於3~6天痊愈;其他如膈下膿腫、腹腔膿腫、急性膽囊炎、局限性腹膜炎、扁桃體膿腫、齒槽膿腫等,用藥後亦有良好效果。治療過程中,須根據病情需要結合其他療法,如應用抗菌素、輸液、輸血等。對已經成熟的膿腫或業已切開引流者,及急性穿孔性闌尾炎、闌尾膿腫潰破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彌漫性腹膜炎,應及時采取手術或其他方法治療。製劑及用法:以桐油30~40毫升與生石膏粉100克混和,調勻後塗於紗布或油紙上,外敷患處。腹腔炎症則敷於病變部位的腹前壁上;盆腔附屬器官炎症敷於下腹,或采用陰道坐藥方法;扁桃體炎及齒槽膿腫等敷於下頜部。敷藥寬度必須超出炎症浸潤範圍。根據病情輕重每日換藥1~3次

②治療灼傷

力求在灼傷後10分鍾內,把灼傷的肢體浸泡於桐油桶裏,浸泡時間以病人患肢離開油桶後疼痛消失或隻有輕微灼感為止。浸泡後用消毒紗布沾生桐油敷貼患處,每天更換1次,至創麵幹燥為止。試治9例,浸泡後灼傷處周圍紅腫明顯縮小,起泡也減少。Ⅲ度灼傷焦痂幹燥後脫落自愈。沒有出現感染,且愈後瘢痕柔軟,不引起功能障礙。

③治療尋常疣

先用縫衣針或小刀將疣的表麵輕輕刮破,隨即將油桐果的膠汁滴在疣麵,聽其自然幹涸結痂,自行脫落。如患處脫痂後,仍有部分疣組織尚未脫落者,再滴藥1~2次,以愈為度。滴藥後不要用水洗滌患處,以免影響結痂。治療8例,除1例多發性滴藥3次未效外,其餘7例單純性經滴藥1~3次均脫落,隨訪半年未見複發。

【毒性】桐油毒性較大,臨床都作外用,禁忌內服。中毒者均係誤食(將桐油誤當一般食油烹調菜肴)所致。據289例觀察,誤食後大多在2小時內出現中毒症狀,最早者40分鍾,少數在4小時左右。主要表現為惡心、頻繁的嘔吐;其次為腹痛,頭痛,頭暈,呼吸困難,四肢抽搐,手足麻木、發冷,嘔血、便血,發燒;嚴重者出現昏迷和喉肌痙攣。實驗室檢查提示,部分病例的腎髒有輕度損害;並能加劇肝髒疾患的臨床症狀及肝功能改變。經及時救治均告恢複。此外,尚有因持續食入微量桐油(食油中摻有桐油)而引起亞急性中毒者。據52例報告,其臨床表現較之上述急性中毒有如下不同之點:一胃腸症狀輕;二全身症狀明顯,發熱、氣憋、手足發麻遠多於急性中毒,且有下肢水腫、感覺減退、潮紅灼熱、心髒擴大等急性中毒者罕見的征象;三預後較嚴重,本組病例中有5例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Q6:桐油為什麽能辟邪

桐油可以辟邪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因為桐油裏邊這個“桐”字是一個很吉利的字,象征著吉利。

桐油,中藥名。為大戟科油桐屬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的種子榨出的油。植物油桐,分布於我國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越南也有分布。具有湧吐痰涎,清熱解毒,收濕殺蟲,潤膚生肌之功效。主治喉痹,癰瘍,疥癬,臁瘡,燙傷,凍瘡,皸裂。

更多關於桐油為什麽能辟邪,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a83d0161582300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關於桐油的作用和功效和桐油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桐油的作用和功效的詳細內容...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